5/21/2005
It's Miller Time
5/20/2005
5/19/2005
5/18/2005
艾蜜莉.狄金生的衍伸
作者介紹
艾蜜莉.狄金生
美國著名女詩人,1830年生於麻省罕姆斯特,自30歲後漸不出戶,過著隱居的生活。她終生未嫁,並清一色地只穿白色的衣服。在閱讀與寫詩的純粹生活中,她悄悄寫下1776首詩,除了7首未具名的詩作之外,生前未發表過任何作品,死後才由他人整理出版。她的詩作不求順暢,不按一般語法,呈現出靈魂的多面,在思想與形式方面都表現出極大的獨創性,對20世紀的文哲、電影與藝術影響深遠。
著名文學評論家、《西方正典》的作者哈洛.卜倫,曾讚譽艾蜜莉.狄金生是除莎士比亞之外,西方最具原創性的詩人。這位十九世紀美國孤獨女詩人,以隱居生活的孤獨關照,祕密寫下一千七百多首詩,其清純的胸懷與透徹的視境,提煉出憂傷與喜悅的智慧,提醒讀者在面對人生的苦重深謎時,靈魂的遼闊與包容和真摯的重要。
孤獨是迷人的,因此,艾蜜莉.狄金生寫下了--
日光是個甜美的地方,我留連眷戀不願走,不過早晨此刻已不留我,因此,晚安,白日!
是不小心買到這本書。
其實是被這本書的背景所吸引-隱居了二十幾年,在死後才被發現留下了一千七百多首撼動人心的詩。
先不管書的內容與內涵。
想到,自己在將來的將來之會被怎樣發現。
不敢想像。
又會多快被遺忘?
要在意嗎?
不要在意嗎?
能在意嗎?
能不在意嗎?
如果對人世眷戀得很深的人在死後會一直在人間與陰間的交界徘徊。
我懷疑將來我會不會變成現在人們口中的孤魂野鬼。
只因眷戀著不再屬於自己的東西。
又或者為了讓自己所曾經擁有的而仍存在在世上的物品都沾有自己的氣息,
將靈魂剪成小片小片作為標記一一貼上後而魂飛魄散。
如果放下真那麼簡單,這世界早在三千年前佛陀不說法後就應該被消滅了。
5/17/2005
沒辦法了,就這麼迎接日出
睡不著,來讀詩吧!
#1540
夏日遠逸
夏日遠逸
悄然如憂傷離去-
如此纖靜難覺
不像是背信-
午后已感薄暮微光靜透
一種濃厚的寂靜,
或是大自然消磨
隱居的下午-
黃昏早臨
晨光陌生-
像急欲離去的客人,
就這樣,無須翅膀
或小船勞送
我們的夏日飄然逃逸
進入美之地。
~艾蜜莉。狄金生~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Emily Dickinson
1540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The Summer lapsed away—
Too imperceptible at last
To seem like Perfidy—
A Quietness distilled
As Twilight long begun,
Or Nature spending with herself
Sequestered Afternoon—
The Dusk drew earlier in—
The Morning foreign shone—
A courteous, yet harrowing Grace,
As Guest, that would be gone—
And thus, without a Wing
Or service of a Keel
Our Summer made her light escape
Into the Beautiful.
#1540
夏日遠逸
夏日遠逸
悄然如憂傷離去-
如此纖靜難覺
不像是背信-
午后已感薄暮微光靜透
一種濃厚的寂靜,
或是大自然消磨
隱居的下午-
黃昏早臨
晨光陌生-
像急欲離去的客人,
就這樣,無須翅膀
或小船勞送
我們的夏日飄然逃逸
進入美之地。
~艾蜜莉。狄金生~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Emily Dickinson
1540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The Summer lapsed away—
Too imperceptible at last
To seem like Perfidy—
A Quietness distilled
As Twilight long begun,
Or Nature spending with herself
Sequestered Afternoon—
The Dusk drew earlier in—
The Morning foreign shone—
A courteous, yet harrowing Grace,
As Guest, that would be gone—
And thus, without a Wing
Or service of a Keel
Our Summer made her light escape
Into the Beautiful.
5/16/2005
不能問老闆的問句....
還是寫點輕鬆的好了。
不能問老闆的問句.....
老闆,你這邊東西便不便宜啊!
老闆,這有沒有過期。
老闆,這好不好吃。
老闆,這容不容易壞。
老闆,這買的人多不多啊?
老闆,這壞掉可不可以拿來換。
老闆,這味道怪怪的?
老闆,這吃了健不健康?
老闆,這魚新不新鮮啊!
老闆,你們賣的是不是病死豬肉。
老闆,這魚翅是真的嗎?
老闆,這放多久了?
老闆,跟老闆娘買會不會比較便宜?
......
以上
5/15/2005
關於工作!?
到底工作與生命的關係是什麼? 竟開始覺得,工作會不會就是生命的全部,如果是,那還真有點悲哀...
所以我想作談論它時眼睛會發出光芒的工作,不知道有沒有----引述自 UGA "生命直接的壓力"。
有人說要談論工作。偷懶一下,引述一下自己寫的東西。
我不知道你看到最後兩句有什麼感覺,那是我試過用最簡單的話來總結一件最複雜的事衍生出的最簡潔的結果。
聽起來就像理想,但我相信,有這種理想,是好的。
簡單地定義,能推動世界往某個方向移動的,就是一個工作。
而這個世界是怎樣動的呢?
人不可能默默地做著高貴的工作,也很難明目張膽地做著違背普世價值的工作。這通常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是世界讓人習慣如此。即使如佛陀,即使如德雷莎,或是牛頓,愛因斯坦,甚至是希特勒,或是阿拉法特,而我們的世界確確實實只是由一些少數意志異常堅定的人推動的。
所以別傻了,只有如上列少數人做的事,才叫做工作,其他的人,能做的,絕對是跟世界的移動無關,絕對只是混口飯吃的“工作“。
但即使如此,也要在無意義的工作上找到意義啊,不然生活真的是太難過了。
於是,我們談論工作,這裡的談論,的確是與他人談論的意思,這談論的對象也許是同事,也許是老闆,也許是路人,也許是家人,也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自己......
談論自己的工作,比較別人的工作,從薪水,從工作時數,從假期,從員工福利,從有沒有育嬰室,到有沒有附設幼稚園......,不知不覺中,在不斷比較的過程裡,說服自己是處於相對較好的狀態,也在間歇性的自我否決裡,總有那一秒想到跳槽的可能。而工作的意義也常常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在這種談論的過程中被建立。
我們的確很努力地試著在與別人談論的過程中,讓工作賦予意義,這是種自覺或不自覺的過程。
只是,談到後來,工作的所得的多寡,永遠是工作有沒有意義的關鍵。
所以,我們永遠也不是推動世界移動的人。
我們只是努力滿足自己和身邊與自己少數有關係的人的那種人。
如果連這個也覺得很吃力,那完成這要求,就是你工作的意義了。這很殘忍,卻是現實。
有沒有光,就再說吧!
但我相信,有這種理想,是好的。
about Bil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