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005

人與機器的平衡


 Posted by Hello


忘了是哪個詩人寫下的詩句,關於工業革命後的英格蘭,他說:「一個英格蘭消滅掉另一個英格蘭。」「工業的英格蘭消滅掉農業的英格蘭。」「黑色的英格蘭消滅掉綠色的英格蘭。」

這過程是有計畫且機械化的。人的靈魂未參與這樣的改變,只是軀體與慾望在運作。

他描述的是,十九世紀以來,在工業革命下,英格蘭的改變。

其實,人與機器的關係,這一兩百年來還一直在不斷的變化。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讓人與機器的關係,緊密了起來,但那是個人為機器工作的時代。雨果的「悲慘世界」說明了一切。人是為了讓機器運作而工作,但那個時代的機器是如此地龐大而落後,剛開始懂得駕馭機器力量的人類又過於驕傲而無知,急於把剛發現的機器的巨大力量利用於滿足人類最原始的慾望。那個時代,人是被機器奴役著的。

十九世紀進入了二十世紀,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跨越。人類發明了相對論,汽車被發明了,蒸汽火車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大,連飛機都被發明了,而南極極點的征服也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結束。

這時人們對於機器的應用,幾乎到達完美的境界,大塊大塊的鑄鐵,被拼湊起來,在靈巧的組合後,以一種簡單而有效率地方式運作。外露的關節與齒輪順暢地運動,活塞引擎的往復也清楚可見,簡簡單單的動力連結,看一眼,就幾乎可以知道這機器運作的原理。這時代的機器不完全真的是為了人在工作,而是著有自己的意志。

二十世紀初的機器,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圓潤與協調。就像那個時代的蒸汽火車,厚實的鑄鐵,觸摸起來,卻並不那麼冰冷。飛機只是在以油布覆蓋的樹木骨幹上加上駕駛員與引擎,卻真的能飛行。有見過龐大的水力發電機嗎?那個時代的人們,甚至還會為這種龐大的機器,蓋起一棟棟優雅且藻飾繁複的洛可可式建築加以保護,這也是活在現代的人們難以想像的一種對待機器的方式。

所以,二十世紀初,人與機器的關係,是浪漫的。但這浪漫的關係,也只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始。機器變成了大量殺人的工具後,人與機器的關係,再一次疏離。

之後的世界,就如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必多加著墨了。

只是在想,為什麼在看到一些以蒸汽時代為背景的故事,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嚮往。那時人與機器的平衡關係,也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有道理.....